查看原文
其他

医生移动APP战局进入中盘,实用、业务协作成致胜关键:行业研究报告

罗仕明 动脉网 2018-11-06

随着互联网逐渐深入各行各业,世界开始改变,早期互联网医疗企业以医疗健康门户网站为主,围绕PC业务,通过聚合信息形成市场吸引力,搭建健康咨询、病理查询、药品搜索、医生和医院信息库以及简单的医患沟通平台。


发展多年后,随着智能设备的小型化与互联网技术经历的逐渐成熟,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产业的新增量。


无论是患者端还是医生端,移动医疗都开始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对患者端而言,移动医疗开始打造服务闭环,纷纷开拓下线服务;而医生端的移动医疗app开始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过程,成为医生的必备工具。


本报告以医生移动医疗APP使用情况调研为依据,深度剖析医生端移动医疗APP应用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我们从调研入手,通过大量的访谈、分析,制作此份医生端移动APP的行业研究报告,获得了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 医生端移动医疗APP的整体趋势:从信息传播到工作助手,从知识服务到业务协作。具体体现在知识提升类APP其知识内容走向“务实性”,工具协助类APP的功能模块对医疗场景的渗透更加细化。


  • 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市场格局逐渐明晰,商业模式的创新已经基本完成,具体体现在行业巨头的吸金能力大幅提升与行业整体融资规模的降低,新进入者难以再入局,医生资源集中在几个细分领域的独角兽手中。


  • 知识提升类APP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市场趋于饱和,社交性与工具性决定产品差异化优势;工具协助类APP专业性强,产品种类少,产品渗透度还不够高,未来发展潜力大。


  • 目前,医生最迫切的移动医疗需求是“院外患者管理”,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低年资医生是这类需求的主要来源,这也映射了分级诊疗对行业的影响。院外患者管理与基层医生赋能,可能会成为医生端移动医疗APP最有价值的发展方向。


  • 医生端移动医疗APP的盈利点不能仅仅依靠医生本身,必须将医生资源再次利用,通过整合、连接,创造更大的收益。目前,各个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们都在思考如何利用平台上的医生资源,扩充产品线。



第一章 赋能医生,助力医改:移动医疗产品成医生必需品


1.1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从工作、学习入手赋能医生

 


2018年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各级医生工作压力偏大,周工作时长均远超法定40小时/周工作时长。


其中,初级职称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最长,达到周均52小时。而工作时长最短的副高级医师,其周均工作时长也可达到49.1小时。仅有11%的医师每周工作时长可以接近40小时。


不同于其他职业,医生的服务水平来源于专业知识的支撑,医疗知识的不断更新是医生职业晋升的重要组成。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近80%的医生日均学习时间超过半个小时,且有11.3%的医生日均学习时间超过两个小时。


我们可以想像,医生在完成日均十小时的高压工作后,回到家还需花费大量休息时间用于知识学习。“医疗+学习”成为医生生活的主旋律。


结合医生需求,我们认为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足医生学习需求的知识提升类产品;一类是协助医疗服务过程的工具协助类产品。



根据医生的这两个需求,我们将医生移动APP分为两大类:

 

知识提升类:通过教育、视频直播、同行交流等方法,实现医生知识提升。这类移动医疗产品又可细分为“信息获取类”与“医生社交类”。


信息获取类:体现在专业知识提升,主要包括资讯文献、教育培训。

医生社交类:体现在医生群体间连接,主要包括学术交流、话题探讨。


工具协助类:直接服务于医疗过程,提升医疗过程的便利性、即时性。这类移动医疗产品又可细分为“患者管理类”与“辅助诊疗类”。


患者管理类:体现在医患连接,主要包括患者随访、移动问诊。

辅助诊疗类:体现在知识、工具赋能诊疗过程,主要包括诊疗参考资料、医学计算工具等。


在工具协助类应用中,我们也可根据产品特性,将其定义为移动问诊类与专业工具类,前者的产品价值依附于患者上,后者的产品价值主要依附于医生上。


  • 知识提升类:产品覆盖率高,盈利机会多,但同质化较为严重


知识提升类可分为信息获取类与医生社交类,其产品内容包括医学资讯、专业医学知识、视频课程、病例库、药物信息、学术交流等模块。


这类产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但因为聚集了大量医疗体系中最核心的医生资源,因此盈利路径非常多元化。


以丁香园为例,成立于2000年的丁香园是我国最大的医学信息、资讯平台与医生交流平台,在专业群体中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0%。


丁香园可以通过药品器械广告投放、网络学术营销、市场调研、采购招商等信息公布平台、人才招聘平台、会议服务和医院品牌服务,对接医生群体,覆盖药企、器械商、医院等医疗产业参与者,全面挖掘盈利机会。


  • 工具协助类:增长潜力大、大多从移动问诊衍生而来


工具协助类应用主要服务于医疗服务过程,其中的大多数产品以移动问诊产品的医生端应用为主,例如好大夫在线医生版、平安好医生医生版。除此之外,还有直接从医生角度切入患者管理的产品,例如杏树林的病历夹产品。


相比于知识提升类,工具协助类产品专业型更强,应用性更强,用户群体也更加细分。


以杏树林病历夹为例,病历夹从患者病历切入到医疗病历,作为工具协助类应用的头部企业,其注册用户约为100多万,相当于我国300万执业(助理)医师的35%左右。

1.2发挥便捷性、即时性优势,助力医疗体系建设



优质医疗资源的匮乏与资源分布的结构性失衡是制约我国医疗体系服务能力提升的主因。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一般来源于两点:医疗资源增量与医疗资源盘活。


为创造医疗资源增量,政府与医疗机构主要从医生团队建设与软硬件设施建设入手,提升医生的能力、供给与软硬件的覆盖率、质量。不过这样的方法势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成本。一方面,高水准医生的培养周期长达十数年;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巨额投入与长期磨合。


对于资源分配,政府主要从政策入手,实行医疗体制改革。但与“创造医疗增量”类似的是,通过政策实现资源分配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策落地过程中,需要糅合各方矛盾,需要不断试错、纠正。


总体上讲,政府与医疗机构都是从体系建设入手,提升医疗资源供给、重新构建资源配置路径。尽管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成本,是一项长效机制。


而移动互联网则可以推动体系改建,甚至直接解决部分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认为,医生端移动医疗所带来的好处至少包括以下五点:


1、推动分级诊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2、实现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升服务效率

3、通过给病人建立用户电子健康档案,实现高效患者管理

4、充分利用医生碎片化时间,提升医生能力与效率

5、降低医疗成本,节省国家巨额医疗支出


  • 以医院端电子病历为例


我国在2000年左右,就于医院服务中引入电子病历系统,但经过20年的发展,国内的电子病历产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体现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


每天,医生会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患者病历信息的录入,医疗机构间的电子病历标准差异又使得病历资料难以流通、无法系统化研究,录入的病历只是相当于纸质病例的电子存档,电子病例的效用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很多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还无法负担这样巨大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以至于缺乏系统性的电子病历解决方案。而纸质病例标准化程度更低、检索麻烦,难以二次利用更无法实现对比、研究。医生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纸质病历的书写。

 


移动医疗病历管理APP,这类软件以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统一患者病历模板,使得病例能够更容易分享、讨论、对比、研究。而且部分软件可以通过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便捷录入病历信息,减少书写病历这样的繁琐低值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1.3医生群体结构变化明显,推动移动医疗产品发展



据《2017中国卫生年鉴》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的数量达到319万人,较十年前的212万人增长50%。相比于医师总量增长,医生群体在学历上的结构性变化更加明显。


从2007年到2016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执业(助理)医师从2007年的69万增长到2016年的163万,综合增长率达到136%,净增长94万人,结合医师总量净增长107万人,我们可以认为,近十年的医生群体增长,主要来源于高学历医生的增长。


对于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而言,年轻、高学历医生群体持续不断补充,其产品受众的整体素养、求知需求、新事物接受度都会得到不断提升,为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需求保障。


第二章 行业发展现状:格局形成,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


2.1 患者管理类企业最多,产品与医疗的融合使得专业工具类产品更具发展空间



从2010年开始,医生端移动医疗行业参与者持续增加,2014年新增企业较2013年增长320%,资本力量的加入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是2014年企业数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2015年之后,头部企业成熟与行业格局凸显促使新企业难以入局,相比于2015年的47家,2016年新增企业仅为14家。



知识提升类产品的发展早于工具协助类产品。在2013年之前,市面上的产品多以信息获取类产品为主,包括医学资讯产品与医学文献产品。2013年之后,随着移动问诊的兴起与产品属性的发展,以患者管理软件为主的工具协助类产品开始崛起。


我们认为,这样两种不同的发展节奏,主要是因为两个产品属性的不同,满足知识提升需求的产品承担着资料整合的功能角色、门槛更低;满足医疗协助需求的产品,相对于前者,其产品设计需要符合医疗服务场景,门槛更高,与医疗服务过程的联系更加紧密。


因此,这样的发展节奏代表着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趋势:从信息传播者到工作助手,从知识服务到业务协作。


2.2行业融资事件减少,资本开始集中于头部企业



在2014年之前,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融资热度并不高,长年维持在3起左右的融资事件数。


2014年,互联网+医疗的话题热使得移动医疗产品包括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融资能力大幅上升。其中,信息获取类与患者管理类企业的融资热度上升是行业融资增长的主因。


2015年,行业融资热度达到顶峰,共发生28起融资事件,较2014年增长两倍多。该年融资事件的增量中,68%都来源于患者管理类产品与医生社区类产品,这两类产品融资事件较2014年分别增长6起、9起。


2016年,融资热度与规模的增长出现停滞。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管理与医生社区的产业格局开始明晰明显、融资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所致。但杏树林在内的专业工具类企业获得巨额融资,有效缓解了行业融资热度的下降。


行业格局的凸显使得各个细分行业的融资事件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尤其是信息获取类,2016年该细分领域发生了8起融资事件,而到了2017年仅发生两起。


在没有外部环境的大变动与商业模式的完全创新下,医生端移动医疗市场开始走向集中,优质项目占领产业优势地位将越来越强。


 

目前,行业内近50%的企业都获得了融资。知识提升类相比于工具协助类的行业成熟度更高。在获得融资的企业当中,前者75%企业的融资轮次不超过A轮,而后者90%的项目还处于A轮及更早的种子及天使轮。


相比于工具协助类。知识提升类产品发展更早,这类产品以信息聚合与医生连接为主,门槛更低。后者需要基于复杂的医疗服务过程,与医生建立深度的协作关系,门槛更高,发展更晚,其融资轮次也更加集中于早期项目。

 


资本的集中意味着行业格局的凸显。目前,无论知识提升类产品还是医疗协助类产品,行业格局逐渐明显,商业模式的创新已经基本完成,具体体现在行业巨头的吸金能力大幅提升与行业整体融资规模的降低。


在知识提升类的企业里面,丁香园、医联等企业都获得了数亿人民币的大额融资;在工具协助类产品中,除移动问诊外,主攻专业工具类的杏树林也获得了三千万美元融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进入者如何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挑战已经建立巨大优势的行业巨头,成为了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


2.3 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把握医生痛点、洞察用户需求,争夺产品占有率



通过对行业发展历程和行业融资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医生端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创新驱动期、资本热捧期、理性调整期及稳定发展期。


行业内部分企业的商业模式探索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在移动互联网还未快速发展之时,已经有不少医生相关的垂直门户网站、论坛,表现出了与信息获取类、医生社区类产品定位类似的Web端雏形。


同时,Web端还有不少互联网问诊平台,这些平台后来也成为医生端患者管理工具的前身。


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些Web端产品开始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尤其是信息获取、医生社区这样的知识提升类产品。这类产品门槛低,迁移成本低,成为当时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主要形式。


进入2013年之后,资本的追逐带动了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快速发展,其中以患者管理类产品尤为明显。患者管理产品多来源于移动问诊的医生端产品。另一方面,资本的推动使得低门槛的资讯平台、文献平台数量激增,产品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创新进入瓶颈。


同时,很多辅助诊疗类医生工具APP也是产生于这个时期。


2016年,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发展遇冷,全年新成立的医生端移动医疗企业数量为14个,远低于2015年的47个;同时,行业融资金额也出现了首次下降。资本市场开始集中于优质项目,预示着行业进入理性调整期,行业格局基本形成。


2017年后,行业进入了稳定发展期,行业格局进一步明显。具体体现在新进入者基本消失,小额融资消失,融资均额大幅上升。2017年,在已知的医生端移动医疗项目中,所有投资事件都超过了1000万人民币,且出现了数起过亿的大额融资,例如医联,2017年获得4亿人民币投资。


未来,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无论是在知识提升还是工具协助类,在各个细分领域出现独角兽的情况之下,同质化的产品特性使得新进入者很难再颠覆现有的行业格局。优质项目的护城河会随着资本的集中而越发宽阔。


而在产业发展层面,随着产品服务的逐渐成熟,产品功能也更加细化,具体体现在产品对医生的工作支撑度越来越大,产品与医疗环节的结合越来越深。


因此,最能直接支持、服务于医疗环节的医疗专业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无论是工具协助类还是知识提升类产品,它们的未来一定是围绕医生的全方位服务,即服务闭环的打造。


这个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医生痛点的把握、对医生需求的洞察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章 产品使用调研:产品覆盖率高,但医生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为了了解医生的需求点,蛋壳研究院对医生使用移动医疗App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在了解医生产品需求的同时,了解医生的移动医疗产品使用现状,映射行业发展。


调研主要基于动脉网平台的医生资源,通过随机发送问卷并收集整理反馈的问卷,分析调研结果。


我们收集了1000份左右的医生用户反馈的问卷,其样本涵盖全国各地的多所医疗服务机构,从三级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样本实现了医疗机构的全面覆盖,样本来源充分离散。因此,数据虽然是抽调,但其反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1 产品整体覆盖率高,用户习惯已经养成



经过数年的发展,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已经覆盖了我国86%的医生群体。其中,97%的用户都装有数个移动医疗APP,以“四个及以上”的用户居多,只有一个APP的用户只占到3%,这意味着单一APP目前不能很好的满足医生需求,医生需要安装多个APP来实现需求满足。。



58%的医生每天都会使用移动医疗APP,我们将频率高于每两天一次的用户定义为高频使用用户,则在受调研的群体中,超过77%的医生人群都属于高频使用者,用户使用习惯已经养成。


尽管86%的医生已经安装了移动医疗产品,且其中的77%用户属于高频使用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端移动医疗市场已经没有了增量空间。相反,我们依旧看好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发展趋势。主要的根据来源于三点:


1、42%的用户安装了四个及以上的APP产品,但52%用户的APP不超过3个,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隙

2、在安装了移动医疗产品的用户中,只有58%的用户会“基本上每天都会用”,用户使用频率与时长的增加也是行业增量的来源

3、移动医疗产品与医疗服务的结合程度不够,还有发展潜力


3.2医疗服务场景需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带来行业增长空间



如前文所讲“移动医疗产品对医生的工作支撑度越来越大,产品与医疗环节的结合越来越深”是移动医疗的发展趋势,最能直接支持、服务于医疗环节的产品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调研中显示,医生最希望得到帮助的医疗场景是“院外患者管理”,而在医生最常用的APP中,与其对应的患者管理APP仅有36%的医生选择。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的大多数患者管理软件都来源于移动诊疗产品的医生端衍生版。这些产品主要针对问诊平台的患者,因此医生无法直接应用于日常的工作场景中。


大多数医生实际上渴望在多个维度,尤其是在业务层面得到移动医疗APP的帮助,但他们现在所使用的移动医疗APP往往并不是用来满足这些需求,例如医生渴望在与患者的问诊过程中,通过工具提高问诊效率,但大多数医生最常用的移动医疗APP却是医疗资讯类APP。


实际上,市面上已经有了类似的产品,并且在对医生业务的帮助方面具备很好的用户使用反馈。


但医生群体对这类工具使用度依旧较低,只能是因为这些产品目前的推广程度不够,很多医生对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认识还停留在信息传播与同行交流层面,不清楚原来已经有一些APP产品可以通过多种功能直接协助医疗过程。


但无论如何,常用产品与使用需求的落差,是未来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


3.3 工具协助类产品直接作用医疗服务过程,与医疗场景的融合度更高



在对医生知晓途径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互联网或其他媒体”是医生获知移动医疗产品的主要途径,这也意味着“线上推广”是企业推广产品的主要方式。


“朋友及同事推荐”是医生知晓相关产品的第二大途径。产品口碑对移动医疗APP的影响较大,口碑传播是移动医疗APP扩张的重要方式,而医生愿意传播的APP一定是对其工作场景与业务能力有帮助的APP,这意味着产品的实用价值正在成为APP提升影响力的关键。


在探讨工具协助类产品是否带来明显工作效率提升时,只有11%的用户表示工具类医疗APP无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大多数医生都认为工具类产品为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切实而明显的效率提升,尤其是在临床数据收集、病情判断、病历自动录入这三方面。


因此工具类APP还未成为医疗类APP医生使用主流的原因是很多医生用户因为各种原因还未养成工具类APP的使用习惯。


我们认为工具类移动医疗APP能够直接作用于医疗环节,且能够让医生自己觉得因为这些产品的帮助,因此,相比于知识提升类产品更具有“务实性”。


在调研中超过89%的医生在使用工具类移动医疗APP后,表示这些产品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相比于知识提升类APP,工具协助类产品发展较晚、门槛更高、目前知名度还不够,工具类移动医疗厂商应该继续加强用户教育,让用户了解其产品的价值,在提高产品知名度的同时,让用户养成工具类APP的使用习惯,未来,随着工具类移动医疗APP深入医生群体,这类产品的影响力将被逐步发掘,成为提升医生效率、解放医疗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第四章 专业工具类产品使用现状:补位医疗信息化不足,全面帮助医生提升工作效率


专业工具产品代表着移动医疗产品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具有单独研究的价值。那么,专业工具类产品如何解放医疗生产力,现阶段医生如何看待、利用这样的产品?工具协作类产品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状态?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工具协作类产品进入深入研究。


在工作协助类产品中,包含了患者管理产品与辅助诊疗产品,其中患者管理类产品以移动问诊产品的医生端应用为主,并非专业性的医疗服务工具,因此我们将患者管理中包含移动问诊的患者管理衍生品与辅助诊疗类产品定义为专业工具类,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工具。


在这些产品中,杏树林病历夹产品的代表性最强,目前杏树林已经拥有100万以上的注册用户,几乎涵盖了我国三分之一的医生群体。因此,我们以杏树林的运营数据,作为研究医生工具类产品的数据基础。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发展,用户使用工具类移动医疗APP的地域分布已经比较均匀。


但总体上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生对于新工具的尝试更加具有主动性;对于部分中部省份来讲,巨大的医生基数与相对较低的产品覆盖率,使得这类低区更加具备行业增量空间。在移动医疗APP的地域分布中,广东名列第一,占总用户的9.1%。



主治医生、住院医师是移动医疗专业工具类APP的主要使用者。这类医生一般更加年轻、乐于接受新事物,能在工作场景接触更多的患者,使得这类医生成为工具类APP的主要受众,低年资医生拥有更低的用户教育成本。


以住院医师为例,这类用户占据了工具类APP用户总量的近50%。而实际上,住院医师在我国执业医师团体中的占比仅为35.1%。

 


在使用工具类APP的医生科室分布中,内科医生对于工具类APP的使用需求更大,他们站医生使用者的37.59%;相对的,2016年,内科医生占我国执业医师的比例仅为22.2%。


一方面,内科涵盖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数十个科室,医生基数较大。


再者,相比于外科医生,内科医生的工作环节与病人、病历打交道的场景更多,例如查房、门诊等医疗场景需要与大量病人、病历打交道。


这些场景往往充满杂乱无序患者信息,而工具内APP可以很好地协助医生整理这类信息并将其结构化,因此内科医生的使用需求也会更大。



在我国的执业医生于各级医疗机构分布中,一级医院执业医生的数量最多,超过51%的执业医生都集中于一级医院,三级医院的执业医生最少,仅7%的执业医生就职于三级医院。


但对于工具类APP的用户分布而言,三级医院的用户反而最多,三级医院的医生以7.47%的数量占据了37.89%的医生工具类APP市场。


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三级医院的医生学习能力往往更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

2、三级医院的医生作节奏更快、压力更大,迫切需要工具类APP对于其日常工作的帮助。这也侧面印证工具类APP对于医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一级医疗机构大多为基层医疗机构,我国二级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人数多于一级医疗机构,平均学历水平、学习能力均高于一级医院,但对于工具类APP的使用程度而言,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反而更加活跃。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一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不足、医生诊疗能力不足。一方面,工具类APP可以通过手机端电子病历等功能实现对基层医疗信息化缺失的有效弥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工具类APP所提供的医疗资源上下链接功能,实现与优质医疗资源对接与工作协助,有效弥补医生自身能力的不足。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国内医生端工具类APP已经可以与医疗服务场景深度融合,无论是三级医院的医生还是基层医院的医生,工具类APP可以切实地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与业务能力。


另外,我们认为,使用工具类APP的医生医院分布与我国医生总体的医院分布比例差异意味着工具类APP还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随着用户渗透的逐渐深入,这两类分布比例会逐渐趋同。

 


我们统计了杏树林病历夹一周当中,用户每天的APP访问时间点分布,对比京医通《2017京医通就医数据报告》中一周患者就医时间分布,发现两者曲线高度重合。


比如杏树林周一至周三,用户访问次数最多,相当于一周总访问量的55%,而《2017京医通就医数据报告》中显示患者周一至周三的就医量最多,相当于一周总就医量的54%。


这意味着患者越多,工具类APP的使用就越多,使用工具类APP能够有效帮助医生提升患者服务效率与能力,并且使用了工具类APP的医生,因为工具类APP所带来的帮助,已经养成了持续使用的这类APP的习惯。

 


病历夹可以即时上传病历数据,十点、十六点是医生上传病历数据的高峰期,分别占到每日病历总数的9.7%与9.1%。


尽管早上8点~下午6点,医生上传病历占日总上传病历的77%,但下午6点~凌晨12点的病历上传数量依旧保持高位,一方面,很多医生工作时间不止八个小时,是上传量持续保持高位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部分医生选着下班后继续整理病历,甚至能直到凌晨12点。


可以说明,如果一个工具类APP能够有效协助医生的工作提升,因为医生大多数时间投身于工作与学习原因,那么该APP的用户使用时长往往就会得到大幅提升。 

 


而病历医院来源与用户医院来源的差别比较大,三级医院的病历数达到了总病例数的60%,实际上,三级医院的医生用户只占工具类APP用户的38%,相反一级医院的用户占比达到30%,而病历占比仅仅只有2%。


我们认为这样的差距反映了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巨大患者数量差异,侧面体现了国内医疗配置的失衡。


再者,基层医院的医生对于患者档案的管理意识较弱,而三级医院的医生素养更高,工作、学习更加系统,也是产生这样差距的重要原因。如何让基层医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工具类APP影响基层医生的关键。



第五章 产品分析:“务实性”是基础,“社交化”与“专业化”代表发展趋势


目前医生端的移动医疗产品以信息获取类为主,工具协助类产品的数量远低于知识提升类。


但在具体的产品形态上,部分工具协助类产品会提供:医学知识、医疗资讯、在线课程等用于提升医生知识的功能板块;而部分知识提升类产品也会提供:用药助手、诊疗指南在内功能模块用于协助医生办公。我们整理了市面上部分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具体信息如下:


5.1企业功能模块拆解:知识性板块同质化严重,社交性与工具性决定产品差异化优势



由上表不难看出,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实际上在很多应用模块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为了将这些差异进一步细化,我们将移动医疗的功能拆分为三个属性“知识性”、“社交性”以及“工具性”,这三个属性可以覆盖市面上移动医疗产品的几乎所有功能。


为了更好的研究各个功能模块是如何实现医生服务,我们选取了八个市面上比较具有影响力的APP,根据知识性、社交性与工具性,将应用功能拆解为20个功能模块。


 

如何评价各个产品的同质化问题?我们认为可以根据各个功能模块的重复率来看,即:

 



产品知识性板块同质化严重,社交性与工具性承载产品特色


在所调研的8个代表性产品中,知识性的重复率最高,各个功能板块拥有高达56%的重复率。意味着市面上每个产品拥有0.56*6个知识性功能板块,这说明:


1、这样的功能实现成本低,是移动医疗产品的必备功能。

2、求知需求是医生现在所表达出的核心需求,市面上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平均拥有3.36个功能板块,该需求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满足。未来,产品如果仅仅只能满足医生对医疗知识、咨询的获取,那将难以获得市场增长机会。

3、知识信息过剩,目前大多数医生的手机中拥有多个APP,每个APP平均有3.36个功能模块向用户传递知识,因此如何快捷高效的传播知识以及提高信息本身的价值,变得尤为重要。即“知识性”属性的“务实性”提升、产品设计体验的提升,是该属性的发展核心。


社交性与工具性覆盖率较低,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了产品未来发展的制胜之道:


1、在知识传播层面,保留知识传统单向传播模式的同时,通过活跃的话题讨论让用户实现知识获得、知识表达的交互。

2、产品关注用户的社交需求,为用户提供交际圈、生活吐槽等模块,提高产品活性。

3、“工具性”属性的功能板块重复度最低,各个产品可以整合部分功能该属性的功能模块,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与特色性,使产品与医疗服务的结合度更高。

4、以工具性为核心的专业工具类APP产品同质化程度更低,专业性更强,未来有更直接的发展优势。


5.2 KANO模型:信息获取类代表基本需求,医生社区类代表期望需求、专业工具类代表潜在需求


卡诺模型(KANO模型)常常被用来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进行分析,该模型研究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我们根据各功能板块的重复率以及前文的医生需求调研,制作了基于KANO模型的产品需求分析模型。


在KANO模型中,需求被分为五大类:“基本需求”、“期望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无差异需求”与“反向需求”,后两者不适用于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需求分析,因此被舍弃掉。

 


基本需求意味着该需求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某产品满足了用户的该需求,用户的满意度不会增加;如果某产品没有满族该需求,用户普遍会认为该产品在存在功能上存在不足(工具性模块的有无只对专业工具类产品有影响,对知识获取类产品无影响;


因为求知需求是用户基本需求的原因,“知识性”模块的有无会对“知识获取类”与“专业工具类产品”产生影响)。


其中包含医学文献、医学知识、医疗资讯、辅助用药、临床指南五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属于医生端移动医疗产品的基础功能,各个厂商应该提供相对完整的板块。


期望需求意味着该需求是用户想要的,提供与否会使得用户满意度的提升与降低,代表功能包括,直播视频、话题讨论、医患连接、医学计算、论坛交流、交际圈、患者随访、患者管理。这些功能,都是现阶段产品进行升级的重要方向。


潜在需求模块则是用户觉察不到的,意味着如果不提供这些功能,用户也不会察觉到;但是提供这些功能,用户满意度会大幅提升。这些功能包括语音、图像病历识别、病历管理、协同办公、生活吐槽、垂直文学。


以上是本报告的部分内容,查看完整版报告请前往报告栏目下载。



*封面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文|罗仕明

信|18883381768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 处方外流引爆千亿市场:零售药店、DTP药房、医药电商、院边店谁是最大赢家?

★ 语音录入电子病历可省时70%;谷歌、亚马逊、科大讯飞等产品有何特色?

★ 揭秘创业独角兽:它们有何特征&下一波将出现在哪里

★ 新医疗流量入口在何方:《医疗流量入口价值报告(上)》

★ 医疗流量的江湖:《医疗流量入口价值报告(中)》

★ 暗流涌动,流量江湖变革正当时:《医疗流量入口价值报告(下)》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